
資本市場的改革步伐,不斷在前行!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在本次提請大會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加強債券市場建設,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
注冊制出臺后,一系列配套制度也隨之跟進完善,不僅有益于資本市場形成良性循環,更加大了投資者保護力度。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生效實施,對全面推行證券發行注冊制作出規定,增設“信息披露”專章,強化了信息披露要求,對欺詐發行的行為,提高了處罰力度(原來最高處募集資金5%的罰則,提高至募集資金的一倍),增設“投資者保護”專章(第93條,對欺詐發行行為造成投資者損失的,給出了法律指導)。
2020年12月31日,實施退市新規。四類退市標準:財務類、交易類、規范類、重大違法類。退市規則更嚴,效率更高,資本市場“寬進嚴出”有利于出清劣質公司,提高注冊制下上市公司質量。
2021年1月29日,發布實施《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檢查規定》規范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行為,強化了首發企業的信息披露監管,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切實履行責任,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
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刑法修正案。大幅提高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罰力度(對于欺詐發行,將刑期上限由5年提高至15年,對于個人的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5%修改為“并處罰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對單位的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5%提高至20%-1倍。)
這場自上而下的、觸及市場深處的市場化改革,體現了監管層的高瞻遠矚,他不僅推動了中國資本市場制度的升級發展,還有力地保障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建邦基金始終將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把握好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協調發展的良性關系。在監管力度上,既要通過發展新業務提高盈利能力,也要在業務發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合規管理和風險管理能力,堅決做好投資者保護各項工作,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財富管理服務。同時,建邦基金幫助投資者學習專業知識,理性投資,共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