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社會下,并購重組已經逐漸成為了甚多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資源優化的重要配置,已成為我國上市公司提升經營效益的主要手段。但是,雖然并購重組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使得企業的規模得到擴大,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一旦失敗就會給上市公司帶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本文主要針對我國上市公司中的并購重組所帶來的風險進行研究,同時還針對并購重組中存在的潛在風險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希望能夠使并購重組的風險降低至企業可控的范圍。
關鍵詞: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風險管理
并購重組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企業之間的兼并過程和收購過程,與此同時也是來源于企業法人的一種平等自愿的有償等價經濟形式。同時也可以使得法人借助這樣一種經濟方式來獲取他人的產權,另外這也是企業進行正常經營的主要形式之一。借助并購重組這一經濟活動,企業不僅能夠獲取到一種最新的戰略機會,同時還可以盡量發揮出自己的協同效應,提升了企業的直接管理效應,有效降低了企業進入新市場、新行業的最低門檻,保證能夠在最短的期限內實現集中生產和規模化的經營管理。本文主要針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存在的風險展開分析,同時還提出一系列的具有針對意義的措施,希望能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運用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所面臨的風險
首先需要明確的就是,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重組的時候就一定會面臨或多或少的來自政策的風險。另外,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重組的時候,還常常會出現不熟悉相關政策而導致并購失敗的情況,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會使得企業在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上面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浪費。比如:威華股份于二零一三年在收購贛州稀土的過程中就是這樣的。在整個收購階段,威華股份在最開始向證監會提交審批之前,還需要將融資方式和支付對價進行提前的確認,但是盡管如此,最后還是會由于行政審批的缺少而導致重組失敗的狀況出現。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重組的時候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一種對本企業的理性認知,他們常常都只是一味的選擇進行企業擴張,這也就導致了最終風險的出現。加上在前期有很多本行業的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充足的時候出現了成功,導致很多上市公司都以此為鑒,來追求企業的擴張,企圖借助并購重組能在另一個領域得到成功。但目前很多企業都對自身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最終還會在無形中增加了并購重組活動潛在的風險。比如:在之前騰訊收購易迅電商的時候,最開始其實是想開創一種專屬于騰訊的電商是到,但是還是由于其對自身的認知不清晰。與此同時,自身還對電商管理的各項資源缺乏一種缺的認知。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還對所要收購的企業沒有充分的了解。在目前這樣一種狀況下,信息不對稱的行為也變得越來越普遍。目前有很多的上市公司都不能對被收購的企業有一個全面的認知,那么上市公司在進行收購的過程中就常常會做出一種錯誤的判斷,這樣的狀況也會導致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失敗。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在進行并購重組的時候就一定要面臨來自于投資活動的風險。由于并購重組本身就是一種長期的投資活動,其中所包括很多并構成本和后續的投資。由于在這一個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信息不對稱性,會使得企業無法對并購成本有一個合理精確的判斷,隨著并購重組活動的成本風險的提升,企業所承擔的并購費用也就會越來越高。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會使得企業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出現所需要的資金也會很難被估計的狀況,在這一過程中所存在的不確定風險非常高。而并購重組的整個投資周期還是非常長的,其中的耗資也很大,這樣的狀況也會對投資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投資者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做好科學的決策,并要及時做好應對風險的措施。另外,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的過程中還會面臨一定的融資風險。結合目前的狀況來講,我國很多上市公司采用的主要融資方式都是借助自有資金來進行融資,但是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所涉及的資金額一般都很高,動輒就會達到數十億、上百億,這樣的狀況,就會為企業帶來非常嚴重的資金壓力,雖然這一種自有資金方式中不存在直接的融資風險,但還是會為投資企業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不僅如此,在銀行等類型的企業在進行并購的過程中,也不能夠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此時,一旦上市公司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融資,那么就會對企業的內部資金流動帶來很大的風險。
二、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并購重組之前的風險防范
上市公司想要做好并購重組之前的風險防范,首先就需要對各種政策和法規充分的了解,使得政策性的風險得到避免。如今,證監會對于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推出了一種較為嚴厲的措施和政策,但是很多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重組之前還一定要掌握到一些相關的法律條文,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能夠避免一些由于政策原因而導致的并購重組失敗。隨著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再加上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在日益的加劇,這也就導致很多上市公司出現并購重組失敗的狀況越來越多。甚至目前海外并購失敗的案例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在進行海外并購重組之前,很多上市公司還是需要對當地的一些法律法規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避免目標企業。除此之外,并購重組還應該借助非控制權轉移來進行并購重組。除此之外,還需要積極地考慮到來自一些當地勞動保護和工會等方面的影響。很多上市公司在可以借助一些與當地私募基金并購的方式來進行重組并購,另外在進行并購重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的雇傭一些當地的財務顧問,然后與工會進行及時的協商。除此之外,上市公司還可以借助SWOT來進行分析,從而確定上市公司進行并購重組行為的意義。但是,一定要保證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重組之前,一定不能盲目的跟風,而應該借助SWOT分析模型,對企業自身的內部優劣勢,以及外部的一些機遇、挑戰都進行充分的分析,確定出上市公司進行并購重組的目的和意義,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還需要及時的確定出上市公司要接觸的領域,另外還應該及時的考慮到企業在進入這一領域之后會對企業造成一種怎樣的影響。
(二)做好并購重組過程中的風險防范措施
在國有企業進行并購重組的過程中,適當地采取靈活融資的方式來降低財務風險。目前,給很多企業在進行并購重組的時候,所采用的融資方式還是較為單一的,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自有資金的方式。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重組的過程中還需要嘗試著利用外部資金,或是股票發行或者是債券發行等各種方式來使得融資風險得到降低。另外,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重組的過程中還需要保證最充足的現金流量,使得支付成本過高的狀況能夠被防止,同時也可以避免企業出現由于資金鏈斷裂而帶來的風險。
(三)做好并購重組后的風險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想要做好并購重組之后的風險防范,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戰略整合。對于很多上市公司來講,他們在進行并購重組之后積極的進行戰略整合其實是一種對并購重組的優勢整合,與此同時還需要有效提升上市公司在進行并購重組之后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另外,上市公司還需要在原先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并購重組的實際狀況來提出一種更為科學的方案。同時企業還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做出一些高實質性的規劃,從而確定出企業的一種戰略新目標。最后,企業在被并購之后,企業一定要適當的投入自身的核心技術,或者上市公司還可以將被并購企業的先進技術順利引進,使得企業自身的競爭力能夠得到提升,同時還可以促使企業自身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上市公司還可以利用自身并購重組的機會來推動企業產能得到提升,企業產品的成本得到下降,最終實現一種規模性的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并購重組是很多上市公司都會采用的手段,同時并購重組也為上市公司的正常運轉形成了促進意義。但是,并購重組造成積極意義的同時,還會帶來很多的潛在風險。風險的存在不僅會對上市公司的正常運行帶來影響,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上市公司的破產。本文所針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提出的措施希望能對上市公司的正常運行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吳新婷. 我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風險管理探析[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7, 000(024):2-3.
[2]楊一渠. 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風險管控[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8, No.321(04):14+26.
[3]馬偉. 上市公司并購財務風險分析[J]. 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7, 015(005):52-55.
[4]胥娟娟,樊啟明,施晨, 等.我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風險管理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7):9-10.
[5]曾春華,章翔,胡國柳.高溢價并購與股價崩盤風險:代理沖突抑或過度自信?[J].商業研究,2017,(6):124-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