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起,吹皺一池春水;大勢來,不知未來已來。
蟄伏了一個冬,帶著一縷久違的清新,萬物復蘇……春季行情也隨著氣溫節節攀升。
開年以來,市場大幅反彈,截至3月1日,上證綜指上漲20.05%,滬深300上漲24.55%,創業板指上漲25.38%。
春季行情回溫
我們認為,春季行情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 全球流動性邊際寬松信號出現,外部壓力減弱。1月美聯儲議息會議聲明中刪除了漸進式加息的表述,對經濟的表述從“強勁增長”改為“平穩”,且對縮表的態度也更加靈活,不排除調整的可能。除了美國,全球“降息潮”可能來臨。春節期間,多國央行下調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測,包括澳聯儲、歐洲委員會、英國央行。全球流動性放松,意味著人民幣貶值的壓力減小,對中國貨幣政策的掣肘也減弱,為國內逆周期政策的推出帶來了更大的空間。開年以來,我們也看到了國內政策的加碼。
第二, 政策逆周期調節不斷加碼,經濟數據有所改善。貨幣政策上,開年以來央行在18年4次降準的基礎上,大力度推出了全面降準1%,并且推出貨幣政策新工具TMLF進行定向降息,以及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擴圍等系列措施。積極改善實體經濟的融資環境。
財政政策上,相比往年,2019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發力更早,開年以來,經全國人大授權的1.39萬億地方債額度已提前下達。根據媒體報道,截至2019年1月30日,發改委又至少公布了6個基礎建設工程項目的獲批信息,涉投資額超4800億元。減稅負上,1月9日,國常會推出針對小微企業、科技型企業的2000億元普惠性減稅政策,以幫助經濟平穩運行和就業穩定。
政策的效果也有所顯現。1月份社會融資4.64萬億,遠超上月1.59萬億,以及去年同期3.08萬億,標志著“融資底”基本確立,1月的進出口數據也超預期增長,逐步修正市場此前對經濟數據大幅下滑的預期。
第三, 在國內外環境向好的同時,科創板相關制度超預期落地,資本市場改革再提速。1月30日,證監會和上交所發布了八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科創板從審核、注冊、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各個環節的規則。科創板制度全面與成熟市場接軌,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實行注冊制和更嚴格的退市制度、在新股定價和交易上也采取了更加市場化的方式,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突破性試點,有利于支持新經濟融資,長期利好新動能的發展,春節之后也提振了相關板塊的投資情緒。
展望未來,我們繼續看好市場長期投資機會。近期經濟數據超預期加上兩會臨近,政策進入密集落地期,會進一步對市場支撐。外資也在加速流入,開年以來至2月15日,陸港通北上資金凈流入926億元,創陸港通成立以來新高,2月底MSCI又將討論是否提升A股納入權重,如果通過,A股權重將提升至20%,將會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中長期來看,經濟在逆周期政策之下將會逐步見底,外部壓力也在減弱,加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我們繼續看好市場長期投資機會,且科技類別為核心的成長股機會最大。
私募看多情緒繼續提升
對于當前A股市場的整體運行表現,來自多家私募機構的最新分析觀點普遍認為,在當前市場估值整體依舊處于歷史低位、市場外部環境明顯轉暖、投資者悲觀情緒正逐步修復的背景下,短中期A股走向仍可以繼續保持樂觀。
綜合上周末以來的國際形勢和國內市場消息面等情況來看,目前有多重利好支持市場反彈。就短期而言,市場上漲主要基于流動性風險的消除,中期來說則主要基于經濟的預期差。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國內債券市場將進入調整期,商品市場的下跌也基本告一段落,在此背景下,股票資產的配置吸引力進一步上升。此外,隨著股指期貨常態化交易的逐步實現,對沖基金等資金有望顯著盤活,進而帶來股票市場流動性的改善和市場的擴容。同時,期指的松綁也會進一步有利于長線資金的引入,并將降低市場的波動性。
精選標的仍是主流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主流私募機構對于A股短中期走勢的樂觀情緒正在持續提升,但精選個股標的,仍然是當前私募業內的主流策略。
對于未來A股的結構性運行,整體來看,炒新、炒小、炒殼、炒主題造成的股價結構畸形會被不斷糾正,大量資質不佳的個股還會不斷被擠泡沫,未來的A股市場會繼續向成熟市場的方向靠攏。與此同時,目前的去產能、去杠桿、嚴格環保執法等政策面影響因素,也幾乎都有利于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推動行業整合。在此背景下,未來優質企業的成長,將會主導股指的運行方向。
精選標的主流策略 ▶
◀ 專業選擇建邦基金
建邦基金專注成長型優質企業,對投資標的的篩選幾近嚴苛。獨立運營的項目庫儲備數量龐大,但評審流程嚴格,結合政策利好和市場導向,建邦基金精選標的實屬鳳毛麟角,重在精準,勝在先機。
春天的“優質種子”已經播下,灑下的是專業私募股權機構的辛勤和智慧,春風起,雨露落,收獲的日子,可待、可期。
|